有人說,20世紀80年代初,擺個地攤就能發財,可很多人不敢;90年代初,買只股票就能掙錢,可很多人不信;21世紀,開個網站就能賺錢,可很多人不試。不過,真正把互聯網做大做強的都是20世紀90年代末就開始涉足這一領域的人,這其中包括了網易的丁磊以及騰訊的馬化騰。
1997年,丁磊在廣州創辦網易;1998年,馬化騰在深圳創辦騰訊。這一對同是生于1971年的朋友,是中國第一代網民,曾一起在深圳街頭喝啤酒。
網易已日漸式微,而馬化騰這個頗有書生氣的潮汕人,把美國的網聊工具拿到中國,改變了中國人的溝通和生活方式。如今,QQ的注冊用戶數已近7億。這是陳天橋的《傳奇》、馬云的阿里巴巴都無法比擬的群體。
“QQ群不是社會網絡,感謝QQ普及了中國小朋友對IM(即時通訊)的了解,等他們長大了,工作了,有錢了,就慢慢轉移到了MSN,無縫切換。”
這是比爾蓋茨寫給馬化騰的信,挑釁的口吻中透露著不屑。但時至今日,沒有人能否認QQ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即時通訊軟件,它不僅具有6.743億的活躍用戶,而且創造了同時在線用戶數量達到了1.372億的記錄。
同樣注重用戶體驗,喬布期用創新來做用戶體驗的注解,而馬化騰則用克隆做注解。因為,他不需要創新就可以達到彼岸的繁華,他只需要做得比別人好就行,甚至只需要比別人更知道用戶想要什么就行。
不可否認,馬化騰創造了中國互聯網的奇跡,也一手締造了企鵝帝國。但這不僅僅是因為騰訊目前的市值達到446億美元,穩坐中國互聯網企業的中第二把交椅,還因為騰訊的成長總是在其他人創新的互聯網領域跟進,而且屢屢都能成功,所以被稱為互聯網“全民公敵”。這其實也說明了搞技術出身的馬化騰并沒有為騰訊制定相應的發展戰略,只是邊走邊看,騰訊甚至還沒有形成與自己企業發展相符的價值觀,以及在中國互聯網生態系統中更強大的正向影響力。
于是,質疑也隨之而來,騰訊是最缺乏創新的互聯網企業,馬化騰的這種復制之路能走多遠?
專注體驗的技術派
1993年從深圳大學電子系計算機專業畢業后,馬化騰進入潤迅公司擔任軟件工程師,主管互聯網傳呼系統的研究開發工作。1998年,IM軟件ICQ被美國在線以2.87億美元收購。一個偶然的機會,馬化騰看到了基于windows系統的ICQ演示,ICQ在當年已經席卷全球,卻沒有中文版。由此,馬化騰開始思考,是否可以在中國推出一種類似ICQ的集尋呼、聊天、電子郵件于一身的軟件?就是這么簡單的一個想法,馬化騰和他的同事們開始模仿ICQ的功能和特性,開發出了中文界面的即時通訊工具“網上中文尋呼機”,簡稱“OICQ”。
同樣注重用戶體驗,喬布期用創新來做用戶體驗的注解,而馬化騰則用克隆做注解。因為,他不需要創新就可以達到彼岸的繁華,他只需要做得比別人好就行,甚至只需要比別人更知道用戶想要什么就行。
1999年年初,他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把OICQ放到互聯網上,由原來的定向贈送改為免費下載方式,這一舉動一下子應了學生所需,免費下載的OICQ在當時的大學校園里風靡一時。這個一度不被人看好的軟件,在不到一年時間里發展了500萬用戶,從而開始了騰訊的飛速發展之路。
從這點來說,馬化騰最初就是從克隆別人開始的,盡管在國內,ICQ的知名度并不如QQ高。好在馬化騰和他的團隊是個典型的極客團隊,這些人在人前大多木訥且不善言辭,但是讓他們坐在電腦面前,渾身就立刻閃耀著智慧的光輝,他們總是第一時間就能獲取ICQ所不具備的用戶體驗。據馬化騰的同學、騰訊創始團隊成員之一的張志東描述,自馬化騰往下,公司每個人都是網蟲和電腦狂。“整天掛在網上,所以我們才能清楚感受到用戶不滿意在什么地方。”
馬化騰是不善言辭的,那時幾個創始人每天必定在一起吃午餐或晚餐,用這個時間溝通。為了公司的事情,他們幾個人經常吵架,還拍桌子,甚至相互不理睬。不過,馬化騰從來不吵,只會生氣。那時候,由于公司沒有錢,大家的心情都不好,包括員工,因為已經發不出工資了。
馬化騰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網上,他上網只有一個目的,在互聯網的犄角旮旯里發掘新的商機。馬化騰說:“我們向用戶提供的所有應用服務,都是基于即時通訊這個點之上的,F在我們做到了注冊用戶好幾億,我想這就是技術派專注用戶體驗的結果。”
開發軟件和研究計算機網絡對馬化騰來說是一種樂趣。為了這份樂趣,他專注其中,開拓了屬于自己的廣闊天地。馬化騰說:“我最大的愛好還是上網,瀏覽資訊,玩各種電腦游戲,當然現在玩得最多的是我們自己的游戲。只有自己擁有身為玩家的真實體驗,才能最有效地促進產品和服務的發展。我也比較享受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有時和他們出去走走。我的生活方式,多少年來都沒有變化,簡單也很滿足。”
到現在,馬化騰“依然不喜歡社交,也不喜歡應酬”,包括對媒體的選擇,一直都覺得平面媒體比較好,可以隨便聊,“因為對著攝像頭會感覺不太舒服”。
這其實正是技術派的典型特征。擅長發掘產品優缺點,不善言辭,不喜歡交際,樂于產品體驗。某種程度上,馬化騰本人也認同這一說法。2009年的采訪中,他對筆者表示自己擅長10秒內得出對產品的印象并判斷好壞,每天花在產品體驗上的時間最多,最大的樂趣也來自于做產品,F在,他有3部手機,分別是用來體驗騰訊產品的S60系統諾基亞、回復郵件的黑莓、學習揣摩其優點的iPhone4。馬化騰有點苦惱這么多手機如何都帶在身上。
所以,馬化騰無意中和蘋果公司CEO喬布斯走了同樣一條道路:注重用戶體驗。也因此,馬化騰無意中克隆了喬布斯的精神精髓。而兩者不同的是,喬布斯用創新來做用戶體驗的注解,而馬化騰用克隆做注解。因為,他不需要創新就可以達到彼岸的繁華,他只需要做得比別人好就行,甚至只需要比別人更知道用戶想要什么就行。
馬氏克隆掠食者
13年來,馬化騰一直沒有停止過“克隆”別人,以至于在騰訊的每一款產品中,都能找到國內外知名互聯網產品的影子。而與此同時,騰訊被業界質疑“是一家沒有戰略的公司”。
同樣注重用戶體驗,喬布期用創新來做用戶體驗的注解,而馬化騰則用克隆做注解。因為,他不需要創新就可以達到彼岸的繁華,他只需要做得比別人好就行,甚至只需要比別人更知道用戶想要什么就行。
馬化騰從來無懼自己克隆別人時會否留下太過明顯的痕跡:別人出迅雷,他就出QQ旋風;別人出拼音加加,他就出QQ拼音;別人出百度知道,他就出QQ愛問。馬化騰自己說到QQ旋風和QQ滔滔時,也說它們是“克隆產品”。
緊接著,騰訊又在網絡拍賣和在線支付上與馬云一爭高低;此后,騰訊又沖入搜索市場,向百度的李彥宏叫板。
被馬化騰克隆的企業家們是如何過日子的呢?自從2008年9月騰訊發布了本地播放軟件QQ影音首個Beta版本,暴風影音CEO馮鑫恐怕就沒睡過一天好覺。因為這款無廣告、無插件播放軟件,讓暴風影音的盈利模式變得岌岌可危。
而在各大視頻網站因為版權打得不可開交,頻頻對簿公堂之時,同樣有一種聲音在業內流傳:無論你們現在打得多歡實,等市場培育得差不多了,就該輪到騰訊來收場了。而騰訊果然出了一款永久免費的QQ播放器,涵蓋Flash、RM、MPEG、AVI、WMV、DVD、3D等一切播放模式,沒有廣告,沒有多余的插件,可以想象,暴風影音的寒冬已經來臨。
目前如日中天的團購網站也一樣經歷過這樣的驚心動魄。2010年7月,是中國第一批團購網站上線創業的時間,這時,騰訊QQ團購網上線,這讓眾多團購網CEO如聞驚雷,也如坐針氈。誰也不知道,這一次,這個“企鵝”將是攪局者、掠食者,還是終結者。
目前如日中天的團購網站也一樣經歷過這樣的驚心動魄。2010年7月,是中國第一批團購網站上線創業的時間,這時,騰訊QQ團購網上線,這讓眾多團購網CEO如聞驚雷,也如坐針氈。誰也不知道,這一次,這個“企鵝”將是攪局者、掠食者,還是終結者。
同樣注重用戶體驗,喬布期用創新來做用戶體驗的注解,而馬化騰則用克隆做注解。因為,他不需要創新就可以達到彼岸的繁華,他只需要做得比別人好就行,甚至只需要比別人更知道用戶想要什么就行。
不過,在馬化騰看來,克隆永遠OK:“我們做的很多克隆產品,初衷是給用戶提供好的免費服務。比如,播放器和輸入法也有彈窗新聞或廣告,就有很多人抱怨;壓縮軟件也做一個賬戶體系,就亂套了。這體現出來的問題是,很多工具性的免費軟件或共享軟件,互聯網化以后如何保證用戶體驗。如果我是用戶用著這樣的產品,肯定希望有更獨立、不聯網的替代品。”